张立群教授:让中国的橡胶研究走向世界前沿

发布时间:2021-05-24 人气:0 来源:admin

今年1月,47岁的张立群再一次荣获技术发明二等奖。作为国内的橡胶专家,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橡胶科学的研究。他说,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中国的橡胶研究受到同行尊重,走向前沿。
   他在橡胶王国里追逐梦想,自由翱翔;他为中国橡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中国橡胶科学研究走向前沿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既然学了,就好好学,然后再好好发挥所学。”是他对学生说得较多的一句话。


勇攀科学之高峰,誓为做贡献

  热塑型硫化橡胶(TPV)是一种使用性能等同橡胶、但加工和回收方法与塑料同理的材料。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关于这种材料的生产工艺已经实现产业化。但直到2000年年初,中国在此项技术的工业化方面仍然是不足。
  面对国外相关技术的垄断,张立群临危受命,本着化大科研人的探索精神,扎根于实验室之中。终于,一条年产3000吨级TPV的生产线在山东龙口市建成,产品行销国内外,一举打破了延续20余年的垄断。2008年,该技术获得了技术发明二等奖。
  轮胎在橡胶应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技术的落后,我国轮胎在市场上一直没有品牌效应,频繁遭受欧美技术贸易壁垒,发展我国自主的高性能轮胎技术很必要和重要。在“863”计划等项目资助下,张立群带领的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通过产学研紧密联合以及多年深入的基础研究,开发新技术,解决了工业化应用时纳米填料的分散与界面调控难题,进而开发了节油轮胎三个关键部件(胎面胶、钢丝圈垫胶和气密内衬层胶)。用高性能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实现了在轿车节油轮胎的产业化应用,生产出达到好水平的节油(B级)、安全(A级)轮胎。形成了我国节油轮胎自主技术,显著提高了我国轮胎的竞争力,打破国外对高品质轮胎的技术垄断,对我国轮胎行业应对欧盟轮胎标签法、各种贸易技术壁垒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016年,“节油轮胎用高性能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制备关键技术”项目荣获技术发明二等奖。

3-1.jpg

目标是把中国橡胶研究做到国际前沿


  橡胶是继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之后,为现代工业、科技和人类生活所不可或缺的第四大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天然橡胶消耗大,但是缺口巨还是很大,已经严重突破了战略警戒线。这一切深深地鞭策着张立群不断克难攻坚,让中国的橡胶科研走出去。
  尽管在很多人眼中,张立群取得的成绩已经够多了,但他却认为人的眼光不能局限于当下的成就,科研是没有尽头的,只有不断提高,才不会落后。他说:“真正的科学家就是要把解决问题和创新当成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科研贵于自我,更贵于传递

  也许很多人都曾这样想,一个科学家就应该不食人间烟火,全身心投入于实验数据与研发。没错,科研的确是张立群的重心,但他却并非遗世而独立。
  他淡泊名利,为人低调,不担任任何行政职务。却因儒雅的学者风范、严谨的治学风格、独特的个人魅力活跃在同学们的话题中,多次获得北化“十佳教师”的称号。同时他也热心公益,据不完全统计,他和他的团队捐助灾区、困难学生累计达十多万元。他还建立“弹性体阳光奖学金”,并联系多个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累计达50万元/年,这成为材院学子学习的极大助力。科研是他的理想与人生目标,但他也将传递知识和关怀视为己任,木秀于林固然可贵,它洒下的阴凉却更让人钦佩。

4-1.jpg

“我从来没打算彻底离开讲台”

  多年来,无论多忙、多累,张立群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拿出好的状态为本科生、研究生上课。他主讲的《聚合物加工工程》 已经荣列为精品课程,他自己也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 “我从来没打算彻底离开讲台。既然当了教师,就得对得起这份职责。况且通过多年的钻研与实践,手头实在积累了太多鲜活的素材,我想尽 己所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不遗余力地 想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倾囊相授。”
  截至目前,他带领的“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共有18名教师,近200名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他的学生们这样说:人总要有一个榜样和标杆在那里。老师至今奋斗在弹性体材料研究前线,这不仅是对我们的鼓舞,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训诫,当我们犹豫和迷茫时,总会想起他的不知疲倦和严谨求真。也许有的人真的是为了科研而科研,但是作为老师的学生,我们都在努力像他一样,因为热爱而钻研。
  他的研究和发明不断走上新的高度,他的精神和品质也一代代传承着。用张立群自己的话说就是:“科研工作几乎无关于熟练工种,新问题总会无休无止地冒出来,我们享受这种挑战!”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